电子期刊
MORE
    简明目录
    带摘要目录
    2024年 第46卷 第6期
    刊出日期:2024-11-25
  • 性能与排放
  • 甲醇燃料在耙吸挖泥船的应用前景及可行性分析
    吴磊,黄吉
    基于耙吸挖泥船的特点,结合相关法规对于甲醇燃料的应用要求,分析该船型应用甲醇燃料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。具体分析甲醇燃料的应用难点,包括甲醇储存舱布置、甲醇燃料准备间布置及甲醇日用舱布置、燃料管路设计、燃料舱的透气及惰化系统、燃料加注站布置等,并提出可行性方案。
    2024,46(6):1-6[摘要][PDF  4045K](33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1

  • 进气涡流对船用中速柴油机的性能影响
    朱涛,朱娜,和晓锋
    以某船用中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,通过在气缸盖底面进气门座圈处增加不同的偏心倒角,获得不同进气涡流比和流量系数的组合。利用一维和三维仿真计算,研究不同组合对柴油机燃油消耗率、碳烟和NOx排放的影响,并通过试验对比验证。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涡流比对该柴油机高、低工况性能的影响截然不同。最终选取不同的涡流比和流量系数组合方案,分别应用到不同的细分市场,以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。
    2024,46(6):7-13[摘要][PDF  3474K](38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2

  • 非道路用柴油机热效率优化设计与开发
    杜鑫
    以某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,基于GT-POWER软件建立仿真模型,对燃烧系统和增压系统进行设计优化,并开展台架试验和实车验证试验,探索发动机经济油耗区间与挖机常用工况匹配的可行性。研究结果表明:在满足发动机本体许用设计边界前提下,采用合适的燃烧室方案,同时匹配较大涡端当量流量的增压器,可以实现低油耗区域与挖掘机应用主要工况区域吻合。经实车测试,优化后柴油机油耗改善2.8%,效率提升3%。
    2024,46(6):14-20[摘要][PDF  3257K](19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3

  • 智能化与控制
  • 包含多控制位置的船舶推进操控系统可靠性
    蔡吉闽,周晓洁,陈德富,王鑫,舒瑛
    以某控制1套轴桨及2套吊舱设备的船舶推进操控系统为研究对象,建立不同控制位置的控制面板可靠性框图,对推进操控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。经分析得出:在最低限度有效的情况下,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6 360 h;在全控制位置有效的情况下,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1 140 h。通用控制面板、HMI设备、迷你手轮等的可靠度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最大。
    2024,46(6):21-27[摘要][PDF  1908K](20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4

  • 结构与可靠性
  • 基于AHP和HoR的船用动力装置可靠性重要度评价方法
    任路平,戎志祥,郭丰泽,王燕萍,陈松
    针对船用动力装置组成复杂、可靠性影响因素多、分析难度大的问题,提出一种考虑故障相关性的动力装置可靠性重要度评价方法。采用可靠性屋分析(house of reliability,HoR)方法对动力装置危害性进行分析,得到考虑故障相关性的动力装置各单元故障危害度。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动力装置可靠性的影响程度,将HoR分析结果运用到层次分析法(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,AHP)中,对影响动力装置的各单元进行可靠性重要度评价。结果显示柴油机和高弹性联轴器具有较高的重要度,该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动力装置的故障预防和维修保养方案制定等。
    2024,46(6):28-34[摘要][PDF  1667K](22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5

  • 基于高周疲劳分析的船用柴油机活塞结构优化设计
    韩毅,赵立彬,景国玺,刘超
    针对某船用柴油机活塞的温度场和热机耦合应力场进行分析,并基于高周疲劳分析理论评估其疲劳强度。仿真结果显示,危险部位位于内腔上侧圆角过渡处和活塞顶面中心区域,应力幅值过大是导致安全系数较低的原因。针对此问题,进行结构改进,包括活塞支撑筋位置调整、销孔顶部支撑结构厚度增加和内腔上侧圆角过渡处调整,同时调整泄油道结构以改善冷却效果。结果表明,将活塞支撑筋移至销座1/2处、增加销孔顶部支撑结构厚度及调整内腔顶面圆角过渡处,有效提升了活塞顶面承载能力,降低应力幅值,显著提升安全系数。改进后的活塞满足设计要求,为未来船用柴油机活塞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。
    2024,46(6):35-41[摘要][PDF  2909K](16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6

  • 基于柴油机性能改造的配气凸轮型线简易设计方法
    黄晔晖,曹忠辉,赵世奇
    在柴油机性能改造过程中,通过原机配气结构参数建立GT-Vtrain 配气机构模型。在模型中输入原机的凸轮型线,计算得到原机配气凸轮的最大正向加速度、最大负向加速度、最大加速度导数以及缓冲段最大速度,以此作为改型配气凸轮的动力学性能约束条件。根据柴油机性能改造要求的配气相位,计算得到改型凸轮型线数据。经输入配气机构模型验证,改型凸轮的缓冲段最大速度、最大正负加速度、最大加速度导数等参数均不超过原机,未出现反跳、接触应力过大、气门飞脱等现象,可确定改型凸轮型线满足设计要求。
    2024,46(6):42-48[摘要][PDF  1315K](16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7

  • 系统与附件
  • 船舶天然气供给气化调压系统试验
    胡兴雷,龚胜华,金圻烨,朱向利,冯泳程
    搭建船舶天然气供气系统(fuel gas supply system,FGSS)样机,通过台架试验,探究FGSS在稳态及非稳态工况下的气化调压特性。试验结果表明:在稳态工况下,供气压力稳定性随着系统负荷的降低而变差,当负荷低于25%时,压力波动可达±4%,波动周期为10 s;供气温度在任意负荷下不呈现周期性波动,保持在25~35 ℃;系统供气压力和温度满足主流双燃料发动机的供气要求。在非稳态工况下,当负荷突增时,压力波动最大可达32%,弛豫时间为30 s;负荷突减时,压力波动最大为18.5%,弛豫时间为18 s。在兼顾经济性和系统紧凑性的前提下,可通过增大缓冲罐容积和提高调节阀背压来减小压力波动;供气温度对负荷突变响应弱,弛豫时间达到2 min以上。
    2024,46(6):49-54[摘要][PDF  2015K](18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8

  • LNG燃料船冷能利用可行性研究
    鲁建,余汉文,陆军
    针对目前低温LNG冷能在船舶领域尚未得到重视和利用的现状,基于某型汽车滚装运输船进行冷能利用相关探索,介绍冷能利用的原理,分析相关设备参数并进行选型。结合成本分析和环保优势阐述冷能利用的必要性、经济性以及前瞻性。
    2024,46(6):55-59[摘要][PDF  1328K](15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9

  • 减振与降噪
  • 声流式消声器声学性能研究
    王笃勇,陆传荣,徐贝贝,朱晓健
    针对高频失效引起的片式消声器高频声学性能下降问题,基于声学有限元仿真软件,建立片式消声器和不同结构的声流式消声器传递损失计算模型。对比分析平直型消声片和流线型消声片的声学性能,并进一步研究流线型消声片的弯曲半径、厚度、间距、长度等因素对声流式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流线型消声片可有效提高声流式消声器的高频传递损失。
    2024,46(6):60-63[摘要][PDF  1363K](15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10

  • 性能与排放
  • 甲醇燃料在耙吸挖泥船的应用前景及可行性分析
    吴磊,黄吉
    基于耙吸挖泥船的特点,结合相关法规对于甲醇燃料的应用要求,分析该船型应用甲醇燃料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。具体分析甲醇燃料的应用难点,包括甲醇储存舱布置、甲醇燃料准备间布置及甲醇日用舱布置、燃料管路设计、燃料舱的透气及惰化系统、燃料加注站布置等,并提出可行性方案。
    2024,46(6):1-6[摘要][PDF  4045K](33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1

  • 进气涡流对船用中速柴油机的性能影响
    朱涛,朱娜,和晓锋
    以某船用中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,通过在气缸盖底面进气门座圈处增加不同的偏心倒角,获得不同进气涡流比和流量系数的组合。利用一维和三维仿真计算,研究不同组合对柴油机燃油消耗率、碳烟和NOx排放的影响,并通过试验对比验证。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涡流比对该柴油机高、低工况性能的影响截然不同。最终选取不同的涡流比和流量系数组合方案,分别应用到不同的细分市场,以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。
    2024,46(6):7-13[摘要][PDF  3474K](38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2

  • 非道路用柴油机热效率优化设计与开发
    杜鑫
    以某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,基于GT-POWER软件建立仿真模型,对燃烧系统和增压系统进行设计优化,并开展台架试验和实车验证试验,探索发动机经济油耗区间与挖机常用工况匹配的可行性。研究结果表明:在满足发动机本体许用设计边界前提下,采用合适的燃烧室方案,同时匹配较大涡端当量流量的增压器,可以实现低油耗区域与挖掘机应用主要工况区域吻合。经实车测试,优化后柴油机油耗改善2.8%,效率提升3%。
    2024,46(6):14-20[摘要][PDF  3257K](19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3

  • 智能化与控制
  • 包含多控制位置的船舶推进操控系统可靠性
    蔡吉闽,周晓洁,陈德富,王鑫,舒瑛
    以某控制1套轴桨及2套吊舱设备的船舶推进操控系统为研究对象,建立不同控制位置的控制面板可靠性框图,对推进操控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。经分析得出:在最低限度有效的情况下,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6 360 h;在全控制位置有效的情况下,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11 140 h。通用控制面板、HMI设备、迷你手轮等的可靠度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最大。
    2024,46(6):21-27[摘要][PDF  1908K](20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4

  • 结构与可靠性
  • 基于AHP和HoR的船用动力装置可靠性重要度评价方法
    任路平,戎志祥,郭丰泽,王燕萍,陈松
    针对船用动力装置组成复杂、可靠性影响因素多、分析难度大的问题,提出一种考虑故障相关性的动力装置可靠性重要度评价方法。采用可靠性屋分析(house of reliability,HoR)方法对动力装置危害性进行分析,得到考虑故障相关性的动力装置各单元故障危害度。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动力装置可靠性的影响程度,将HoR分析结果运用到层次分析法(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,AHP)中,对影响动力装置的各单元进行可靠性重要度评价。结果显示柴油机和高弹性联轴器具有较高的重要度,该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动力装置的故障预防和维修保养方案制定等。
    2024,46(6):28-34[摘要][PDF  1667K](22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5

  • 基于高周疲劳分析的船用柴油机活塞结构优化设计
    韩毅,赵立彬,景国玺,刘超
    针对某船用柴油机活塞的温度场和热机耦合应力场进行分析,并基于高周疲劳分析理论评估其疲劳强度。仿真结果显示,危险部位位于内腔上侧圆角过渡处和活塞顶面中心区域,应力幅值过大是导致安全系数较低的原因。针对此问题,进行结构改进,包括活塞支撑筋位置调整、销孔顶部支撑结构厚度增加和内腔上侧圆角过渡处调整,同时调整泄油道结构以改善冷却效果。结果表明,将活塞支撑筋移至销座1/2处、增加销孔顶部支撑结构厚度及调整内腔顶面圆角过渡处,有效提升了活塞顶面承载能力,降低应力幅值,显著提升安全系数。改进后的活塞满足设计要求,为未来船用柴油机活塞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。
    2024,46(6):35-41[摘要][PDF  2909K](16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6

  • 基于柴油机性能改造的配气凸轮型线简易设计方法
    黄晔晖,曹忠辉,赵世奇
    在柴油机性能改造过程中,通过原机配气结构参数建立GT-Vtrain 配气机构模型。在模型中输入原机的凸轮型线,计算得到原机配气凸轮的最大正向加速度、最大负向加速度、最大加速度导数以及缓冲段最大速度,以此作为改型配气凸轮的动力学性能约束条件。根据柴油机性能改造要求的配气相位,计算得到改型凸轮型线数据。经输入配气机构模型验证,改型凸轮的缓冲段最大速度、最大正负加速度、最大加速度导数等参数均不超过原机,未出现反跳、接触应力过大、气门飞脱等现象,可确定改型凸轮型线满足设计要求。
    2024,46(6):42-48[摘要][PDF  1315K](16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7

  • 系统与附件
  • 船舶天然气供给气化调压系统试验
    胡兴雷,龚胜华,金圻烨,朱向利,冯泳程
    搭建船舶天然气供气系统(fuel gas supply system,FGSS)样机,通过台架试验,探究FGSS在稳态及非稳态工况下的气化调压特性。试验结果表明:在稳态工况下,供气压力稳定性随着系统负荷的降低而变差,当负荷低于25%时,压力波动可达±4%,波动周期为10 s;供气温度在任意负荷下不呈现周期性波动,保持在25~35 ℃;系统供气压力和温度满足主流双燃料发动机的供气要求。在非稳态工况下,当负荷突增时,压力波动最大可达32%,弛豫时间为30 s;负荷突减时,压力波动最大为18.5%,弛豫时间为18 s。在兼顾经济性和系统紧凑性的前提下,可通过增大缓冲罐容积和提高调节阀背压来减小压力波动;供气温度对负荷突变响应弱,弛豫时间达到2 min以上。
    2024,46(6):49-54[摘要][PDF  2015K](18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8

  • LNG燃料船冷能利用可行性研究
    鲁建,余汉文,陆军
    针对目前低温LNG冷能在船舶领域尚未得到重视和利用的现状,基于某型汽车滚装运输船进行冷能利用相关探索,介绍冷能利用的原理,分析相关设备参数并进行选型。结合成本分析和环保优势阐述冷能利用的必要性、经济性以及前瞻性。
    2024,46(6):55-59[摘要][PDF  1328K](15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09

  • 减振与降噪
  • 声流式消声器声学性能研究
    王笃勇,陆传荣,徐贝贝,朱晓健
    针对高频失效引起的片式消声器高频声学性能下降问题,基于声学有限元仿真软件,建立片式消声器和不同结构的声流式消声器传递损失计算模型。对比分析平直型消声片和流线型消声片的声学性能,并进一步研究流线型消声片的弯曲半径、厚度、间距、长度等因素对声流式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流线型消声片可有效提高声流式消声器的高频传递损失。
    2024,46(6):60-63[摘要][PDF  1363K](15)
    10.12374/j.issn.1001-4357.2024.06.010

版权信息
  • 主管单位:

  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

  • 主办单位:

  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

  • 主  编:

    王锋

  • 副 主  编:冯明志

  • 责任编辑:高 荃  白春艳  薛颖

  • 编辑出版:

    《柴油机》杂志编辑部

  • 地  址:

    上海市华宁路3111号

  • 电  话:

    021-51711743

  • 传  真:

    021-51711700(请注明编辑部收)

  • 电子信箱:

    cyj711@vip.163.com

  •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:

  • 邮发代号:

    4-407

  • 国内总发行:

  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

  • 国内定价:

    30元/册